undefined

在踏入大學之前,我一直都對於“閒聊”這件事情沒有太大的感覺。每天上下課,面對著熟悉的同學本來就會有非常非常多講不完的話,也不會覺得跟別人講話有一些什麼技巧存在。那些日子年紀還很小,在華人社會成長的我經常就是成為了總是等待被問的小孩子。我本身對於別人主動問我話覺得沒什麼樣,但年歲漸長,我開始發現其實我過去在國高中經歷的交談方式是一種假象,一種因為被有限空間被迫聚在一起相處聊天所出現的假象。現實是,在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各自各精彩,彼此的時間都是都有限。如果採取一種被動的策略來聊天的話,要嘛就是你人本身有相當的價值讓別人想接近,不然就只是無形之中向外釋出一種“不想聊天”的訊號。
我也曾經被“不想聊天”的這種訊號困擾過一陣子,明明自己就沒有這個意思,為什麼別人還會這樣解讀?後來跟自己內心有過一次對話後,認為會這樣想其實背後蘊含了“自己想要跟別人聊天”的心情,但實際上內心想法和外顯行為出現相矛盾的狀態。如果繼續堅持自己明明就沒有“不想聊天”的意思,但行為上卻維持原狀的話,很容易導向將問題外部化的狀況。所以,秉持著“但求諸己”的想法,我們果然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
而Bryan的閒聊講座不單止是提供有效閒聊的方法,而是先讓我們相信和認同閒聊的重要性。透過各種比喻和親身經歷的分享,我確實很強烈地感受到了其實閒聊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我們內心經常為自己建構了一道“玻璃牆”,把自己需要主動開口說話以及說錯話的狀況想得太嚴重。這種毛病其實每個人都會多少存在,尤其是內心擁有敏感特質的人。我的看法是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那種不願開口的行為背後形同是為“自尊”或“尊嚴”而存在,實際上這些不叫“尊嚴”,而是自我膨脹以及放大。我早前看大陸說書人樊登在評論書本《鈍感力》,當中有那麼一句的大意讓我覺得非常深刻:
我們那些心思細膩的人,動不動就對別人的看法或意見有很大的情緒起伏,其實是對自己的內心缺乏鍛鍊。
缺乏對內心的訓練,又豈止是單單對於別人的話有過度的反應那麼簡單呢?缺乏對內心的鍛鍊,其實形式種種,我們自己缺乏與他人閒聊的能力並且與之抗拒,也是一種。所以整個講座我雖然得到了很多實作上有用的經驗,但最為深刻的感悟是要親身打破“玻璃牆”的那股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其實鼓起勇氣與其他人閒聊,根本沒人會討厭你!
對我而言,閒聊這件事情是需要建基在一些基本的社交指引下再做Try & Error的。例如如何開場、如何找到對的話題、如何延續話題、如何退場都不應該在聊天開始之前先在腦海用跑馬燈的方式跑一遍,然後因為害怕而不做。實作上很有可能的做法是第一次先試試看一個別人教你的開場,然後用心去體會觀察對方的反應,再決定下一次跟其他人閒聊的時候是不是需要修正。雖然說閒聊,但絕對閒不下來,一開始的閒聊甚至還可能很累,因為你需要刻意的讓自己注意對方的反應以及自己的措詞。我最近剛學完車,我覺得閒聊跟開車很像,一開始學開車可能一個小時就覺得自己累了,而且還開得不好。但多開了幾個禮拜就可以連續開兩三個小時都不覺得累了,技術也有所長進。這種現象正好可以顯現出閒聊的本質—聊中學,學中覺。
閒聊的過程我認為建立以及維持自己的自信心很重要,其中這種想法跟Bryan所強調的“調Tone”概念很像。我來到台灣後,我突然意識到大家講話很喜歡有的沒的就加上“哈哈哈”、“XD”這些字。我後來就在想,我講話的時候都沒有加上這些字,然後那個心思敏感的我每次總覺得跟別人的對話哪裡怪怪的,後來我決定模仿試試看,自己講話的時候也加上“XD”和“哈哈哈”之類可能與實際談話內容或真實情緒沒有關係的內容。我突然我跟別人的互動整個流暢了起來,非常神奇。那種感覺就像是聽廣播電台去搜尋頻道一樣,一開始可能有點雜音,隨著微調訊號漸漸可以清晰地聽到了廣播節目的內容。如果我們一直跟別人的頻道對不太上,多少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甚至是自信,尤其我這樣子缺乏對內心訓練的人,必須改變過去迴避的方式,把自己人際察覺的特質放在體察與他人聊天時感受的地方上。縱使是內向特質的我,但並不代表我這輩子與“閒聊”處不來,而是在願意面對克服的前提下,找到自己屬於自己的溝通方式並且用力用這種優勢去閒聊。
其實,聊天可以很簡單,這是每天都躲不過的人生常態。是福是禍,取決於我們怎麼看待他。而可以決定看待方式的,永遠只有我們。
“相信思考,勇於改變 ”—這是大人學的辦學宗旨。

 

arrow
arrow

    皓楠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