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可能認為這部電影的觀看重點在於導演如何呈現人性黑暗、心理活動、對話間的套路、求職的技巧和價值觀的比較。但我個人觀點認為,這些都是整套電影導演以及原著所包含的元素而已,但並不屬於作者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所謂元素,意即你在觀看的過程中一定感受到,並且容易發現。但中心思想就不太一樣了,他顯得隱晦同時隱藏在字裡行間,需要抽離整套電影從更高的站立點俯瞰下來。大家如果細心留意海報和電影PV的宣傳,都會有“誰比誰更心機”、“背叛”、“人性寫實”等字眼的描述,很多時候大家會被這些字眼吸引,同時間誤導了電影甚至原作的本意。我認為這是宣傳策略上為了提高注目度而使用的伎倆,甚至乎,關於背叛、心機這些看法我在觀賞整套作品後有一個很肯定的念頭:
【關於二宮拓人】
整套電影都是主角二宮拓人(佐藤健飾)的主觀視角,包含電影鏡頭的聚焦、停頓、看著戲中別人的眼睛時、聽著戲中別人的聲音時都是二宮拓人眼裡所讓我們看電影的人感受到的東西。簡單地說一句,當觀眾投入電影裡面的氣氛以及情緒的時候,我們其實是被二宮拓人牽著鼻子走。
很奇怪的觀點吧?也太認真了吧?是的,這的確不是能夠太被接受的一個極端看法,但我從電影裡面很多細節的地方觀察得出這個結論。尤其是電影中被修改的結局更強調了一點:“人生如戲。”稍微談遠一點,電影中人生如戲這一段其實加得有點莫名其妙,因為在主角與理香(二階堂富美飾)互相揭露底牌後,衝出家門的主角跑回去咖啡店找負責收舖的瑞月(有村架純飾)。卻在這兩段之間插入了“主角只是在演戲,並且在舞台上看到了瑞月的出現後慌張地離開了劇場。”的橋段,真的腦洞小一點都沒辦法想像這是什麼意思。這段突兀的劇情我可以拆開兩種理解,第一種理解是:“導演要向我們這些買票進去的觀眾強調,所看到的全部聲音與畫面,其實是經由拓人所帶領主演的呈現效果。”劇場(背景)、閉幕時其他人消失、拓人受聚光燈與掌聲洗禮這些細節摸索出些許端倪。第二種理解是:“拓人的人生無時無刻都形同戲劇社一樣投入角色,甚至連自己真正的生活都變得不像他自己了,看到瑞月後可能是恍然大悟應該屬於自己的真實,也有可能是為自己內心真的不希望瑞月拿到工作取錄的惡念而感到慚愧。”
我之所以支持這個觀點,更有力的說法來自於小說原著,小說原著使用的從頭到尾都是第一人稱的視覺。主角會觀察別人的一舉一動,並且會有自己的內心戲。如果電影是根據小說來改編的話,那我相信小說的內容形同劇本,演員目光的投射點、情緒的反應、都是參考原著的風格呈現。拓人以外的演員根據劇本中主角的觀感來呈現,而拓人本身也有充分的心理活動作為演戲的參考。
我之所以會覺得整套電影都是主角二宮拓人的視覺,來源於我對電影呈現的世界觀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難道世界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如此的勾心鬥角嗎?”電影基於二宮拓人視覺的設定,使整套電影將人性醜惡刻意放大,讓我不禁皺了眉頭。我認為或許站在其他角色真正的角度上,邪惡的從頭到尾只不過是二宮拓人。(甚至乎理香我也不覺得她心腸非常壞的,只是拓人這樣子想)
【關於二宮拓人和他的兩位摯友】
我們來談談二宮拓人的兩位好朋友瑞月和光太郎好了。光太郎的設定是天性樂觀、喜歡音樂、很會跟別人閒聊、臉上總是會帶著讓人難以忘記的開朗笑容。而瑞月則是比較屬於傾聽別人想法的角色,她給人的氣息溫文儒雅、鄰家女孩feel、但實際上思想因為家庭背景比較成熟、縱使對於人生有所迷茫仍然一步一腳印在諸多現實限制中走出自己的路。我很清楚地記得有一幕,理香和隆良(岡田將生飾)出去便利店,房間只留下主角和他兩位好朋友,他們開始聊到理香和隆良只交往三個禮拜就開始同居的事情。當中拓人表示自己其實事前已經猜到了,並且分析起來:
“只不過是一群人來家裡喝酒,卻拿出那麼漂亮的餐具。明明在場的人遠大於住在這裡的人數,為什麼不拿出免洗筷盒紙餐盤這類湊合著用的餐具呢?那一定是因為,它們兩人剛開始一起生活,在彼此面前還保持著王子公主的形象。證據不只是餐具而已。僅管是在自己家裡,隆良卻穿著工作褲和好看的襯衫。他們無法讓對方看到自己邋遢的一面。但一起生活不是這樣的。”然後,拓人拿起了手機點進了twitter,看到理香和隆良的貼文後,又開始批判起來:“明明剛待在同一個地方,理香和隆良卻特地透過各自的行動裝置更新訊息,說什麼觥筹交错,隆良根本沒喝什麼酒啊。”
說完這段,電影氣氛明顯地降下來,光太郎和瑞月也避開了對拓人的視線。其實稍微抽離一下就可以猜想,光太郎和瑞月是覺得拓人不應該這樣子去批判理香和隆良。更深一層的推敲,光太郎和瑞月很有可能從很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拓人其實是這樣子的人。瑞月和光太郎當下的反應,很像在說:“啊拓人又來了……。”
在小說中透過文字,我更發現拓人並不止被人發現他偷偷地批判別人。劇情有一天,拓人看不慣他的前戲劇系好友銀二的做法,上網看一些網友對於銀二新創立的戲劇團體的批判留言。小說內容節錄如下:
我關掉手機的推特畫面,一如往常地打開瀏覽器,我反射性地移動手指,搜尋已經了許多次的關鍵字。這個小小裝置的系統實在太智慧了,只要輸入開頭的第一個字,就會迅速地跑出我想搜尋的詞彙。這幾乎像是毒品一樣令人上癮。小小的螢幕中,排列著眼熟的文字。“這個劇團盡是大量生產一些品質低落的東西。八成是想亂槍打鳥吧。來人啊,告訴他們專業領域才沒那麼好混。你們永遠就像是學生劇團(笑)。主題越來越像了,果然腦袋還只是學生啊。”
這時候光太郎在聚精會神拓人旁邊說話,嚇到拓人心裡面暗想:被他看到了吧?光太郎看到了吧?說不定他還是看到了。他的身材比我高,那時好像就站在我旁邊;雖然他很體貼,什麼都沒說,但說不定還是看到了。
看完這段可以發現,拓人真的腦洞有點大XD。電影不太容易看懂是正常的,因為所有在螢幕上面的字都是直接用拍攝方式呈現,台灣的觀眾甚至要看會有嚴重時間延後的中文字幕。演員也很難完全演出那種豐富的內心戲。當然拓人時刻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去批判別人這件事情,瑞月以及光太郎這兩個認識了拓人那麼久的朋友是一直都知道。但它們兩個都十分友善地對待托人。光太郎很可能是同居過程中無意中發現的,而瑞月則是非常成熟的一個人,我相信她老早也發現拓人是如此這樣子的一個人,(電影末段改編中,拓人跑去找瑞月,瑞月對拓人所展現的態度,更進一步說明了這一切。)也很有可能瑞月和光太郎作為情侶其實私下交流的時候有談到拓人,兩個人共同推理出來的。
【關於瑞月對光太郎與拓人的選擇】
講到三個人的情感交纏,知道為什麼瑞月會跟光太郎在一起而不是拓人嗎?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小議題但同時也道理滿滿。
問題一:瑞月有可能喜歡拓人嗎?
是有可能的。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電影有一幕講到光太郎、瑞月和拓人認識並且坐在一桌聊天。其實這一幕有一個看點:瑞月聽到拓人說他喜歡戲劇的時候,那種身體靠前、眼睛瞳孔放大所展現的澄澈透明。瑞月對於拓人並不排斥,甚至展現了好奇。當然,對於喜歡玩樂團的光太郎也有相同的好奇,講得比較中肯的話,光太郎和拓人一開始的起跑線絕對是一樣的。講得比較保守一點,從拓人的視覺觀察瑞月眼睛瞳孔對自己投射的感覺,有可能是一種心理放大,但也透過肢體語言不排除瑞月對自己有興趣。而用相對積極的態度來看的話,其實拓人甚至有優勢,因為電影的片段告訴我們,瑞月面對光太郎講自己興趣的時候所展現的肢體語言並沒有那麼強烈,可見釋放的訊息強度不比拓人高。
如果只講一幕的話其實也確實太偏頗了,畢竟人際互動是透過多次的接觸過程中進行暗地裡的確認和歸納,礙於電影的時限,資訊實在有限。然而,瑞月不只一次地在電影中展現對拓人的高度興趣,只是拓人都一一迴避:
1. 電影一開始時,欣賞光太郎最後公演時的對話
2. 回憶中,公演結束後的化妝室對話
3. 回憶中,初次見面時的對話
4. 拓人分析理香和隆良的關係時
5. 拓人在廣告公司考試中埋頭苦幹時
6. 回憶中,拓人在教室前排撰寫劇本時
7. 最好是記得那麼多細節啦(攤手
問題二:為什麼瑞月喜歡光太郎而不是拓人,中間關鍵因素有哪些?
短短一套電影沒辦法看得太多,但我覺得很重要同時又很關鍵的一個因素是“性格”。在小說作家/劇本家的眼中,人物的性格設定是構成一個角色至高無上的準則,除非劇情需要導致了重大的轉變,否則性格的可改變彈性非常低。瑞月雖然成熟,但並不是全面性的,在面對異性上她跟很多女生一樣,都喜歡男生們為了某件事情特別認真努力的樣子。(最起碼我是在說大部分的大學生啦)拓人喜歡戲劇、光太郎喜歡樂團,這本來都是瑞月非常欣賞他們兩人的一個點。但是拓人自己卻選擇放棄了戲劇,電影中不只一次瑞月在與拓人對話時所展露的好奇同時隱含了一些惋惜。同時拓人在人際互動策略上採取非常被動的姿態,再加上善於分析而且個性冷靜,很容易被人有一種“冷眼旁觀”的印象。
至於光太郎,我覺得這傢伙絕對不能小看他,他在我心目中的實力程度搞不好是電影中最高的(笑)。為什麼這樣說?首先第一點是在日本這種集體意識極高、個人意志容易被壓抑的社會氣氛下,容易使個人陷入情緒負面的螺旋當中。但這傢伙卻表現得大而化之、樂觀積極、天真爛漫。或許你會質疑,這種天性樂觀的人到處都是,充其量他的成功(有女友又有工作,還不是人生贏家?)只是一種運氣。是的,外在表現樂觀的人我個人看法有兩種極端。其一是剛才提及的,搞不好這種樂觀是接近天生的。其二我認為很可能是後天努力而成,本身光太郎未必是一個真的性格樂觀的人,但這是他的選擇同時在過去經歷過不少事情。因為電影篇幅並沒有交代光太郎太遙遠的過去,但從電影中得知光太郎一直喜歡某個對象,並且為了她願意進入出版社工作,真的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這種人外在看起來的工作技能並不強,履歷寫不好、面試也一直碰壁。但最核心的“態度”中,他的積極永遠把拓人的消極思考比了下去。順帶一提,光太郎這傢伙其實非常體貼,請多留意電影情節甚至小說,瑞月喜歡喝薑汁汽水,在理香家中的薑汁汽水,其實都是光太郎買的。
瑞月會選擇誰真的顯而易見,大家可以問身邊的女生朋友,誰會喜歡一個整天負能量滿滿、給人冷眼旁觀印象、不在交際時展現大方與風度的男生?真的別開玩笑了除非妳天生就是個M。(咦)就算因為一時鬼遮眼選擇了一個才華洋溢,但性格卻不討好的人,這段關係很快就會迎來終結。瑞月、光太郎、拓人彼此確實存在一些優缺點及偏好,從大體上的切入來看,基本上就是這樣。
【關於努力】
在談努力之前,我想先說一下,電影其實做了非常多人物角色的對立。例如拓人的消極vs.光太郎的積極、隆良和銀二的個體價值觀vs.拓人和瑞月與光太郎的集體價值觀、理香和瑞月及光太郎的付諸行動vs.拓人與隆良的停留腦海等。接下來我將談及為甚麼這影片的重點不是人性而是努力。
雖然不少人將《何者》視為反映社會真實的電影,但這只不過是這套電影最為基本的架構。很大程度上電影的結局中,每個人的下場說明了作者本身在創作過程中,對於角色價值觀的偏好。《何者》是一套以大學生求職為主題的作品,因此故事中求職者能否找到真的得到內定錄取,基本上是象徵著某種意義。注意,看上去沒有很優秀的人得到內定錄取、沒有很努力的人得到內定錄取、努力的人得不到內定錄取以及優秀的人得不到內定錄取這四種描述,想要論證在求職過程中,因捉摸不定的遊戲規則而導致不盡人意的說法,其實是自欺欺人。真相在於,覺得自己很努力的人其實不一定真的足夠努力,覺得自己很優秀的人其實不一定真的足夠優秀。而得到內定錄取的人,其實它們真正努力了多少,只有它們自己知道。但看在沒有得到內定錄取的拓人和隆良眼中,自己永遠都是那麼的不幸,卻未必真的有反思過自己是不是真的足夠努力、真的足夠優秀。
那理香的狀態又怎麼說?她已經很努力了,那為什麼她還是得不到內定錄取?這就是作者關於“努力”更深一層的解釋了,葵花寶典有雲:“若要成功必須自宮,即使自宮未必成功。”咳咳跑遠了,理香的狀況其實可以分兩種:第一種是她其實跟拓人和隆良一樣,以為自己很優秀很努力但其實不是。第二種是她很努力,只是電影的時間段還沒反映她成功,或者說成功其實真的全然是一種運氣。我自己比較傾向相信第二種,很大的原因是劇本“角色性格高於一切標準”這個設定。電影中的理香外顯行為無時無刻都很努力,而在理香崩潰的那一段其實足以證明她的用盡了一切辦法。事實上,細心留意電影的朋友可以發現,整個電影裡面只有兩段的個人獨白是篇幅超級無敵長,第一段是瑞月對著不成大器的隆良破口大罵的那一段。第二段就是理香揭穿拓人的同時剖析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瑞月那一段一共說了44句話,(我有數喔,皓楠可是很~認~真~地在工作)這些話字數的總長加起來,幾乎等於主角們兩三次聚會的閒聊。理香呢?理香說了42句,中間字數其實比瑞月還要多,是主角們聚會閒聊的總字數。我自己平常有寫作的習慣,尤其在撰寫小說或者故事類的文章,如果一種恆常的對話節奏或者描述長度忽然出現變更,通常我們會理解為是需要注意的重點。而基於小說及故事是具說理意義及反映作者想傳達意識的假設,我們會將這種突然的變異,理解為很重要的核心思想。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認為整套電影中想要傳遞的中心思想是“努力”。
“努力”那麼重要,努力卻從來沒辦法獲得確切的回報。因此在現今越來越碎片化、虛無、資訊過載的混亂社會中,一個人的心理素質變得非常重要。就拿光太郎在計程車上跟拓人講話的那一段作為例子。光太郎突然感觸拓人一直都找不到工作,並且進一步解釋這並不是對拓人的挖苦,而是一種不解。一方面凸顯了光太郎其實暗地裡熟知拓人並且體貼的性格,另一方面凸顯出拓人潛在消極的想法。我作為旁觀者,真心覺得光太郎說這樣子的話是一種鼓勵和體貼。但對於拓人這種心理狀態未必真正健康的人來說,難道不是一把鋒利的劍嗎?
【關於電影末段的改編】
電影中感覺不出來兩位可愛的女生有說那麼多話?那是因為電影的時間關係倍刪減了不少,其實閱讀小說原著,這兩段對話也是相當令人感到震撼的,但電影只能夠靠演員們竭斯底里地展現演技,卻未必讓觀眾印象深刻,真的非常可惜。這也是最後一個部分想要談的,電影《何者》,到底被修正得如何不成人樣呢?
整體來說,電影除了最尾的半小時以外沒有作太大的刪減,但是很多需要透過對話凸顯張力的地方只能改為以演員的演技以及場景佈置作為呈現。最後的半小時其實真的非常零碎而且令人難以看懂。除了之前我們已經提及過突然插入“人生就是一場戲”這一段,另外從主角結束光太郎的慶功宴、回家、找理香、和理香吵架、拓人衝回去咖啡店找瑞月這幾個連續的片段,這根本就是將近一個小時內發生的事情。但電影卻因為時間關係用了十幾分鐘來呈現。一下子從計程車上跳到理香的家,卻沒有交代拓人先把光太郎送回家的事情;一下子從理香家離開回去找瑞月,中間用跑的不禁讓我吐槽:“你剛剛在計程車那一段戲也演了不少時間吧,你怎麼現在用跑的還能那麼快跑回咖啡店,而且瑞月居然還沒走?!”。更不用說計程車回家的時候滂沱大雨,但出現在理香及瑞月前的拓人卻完全看不出有受雨天影響的這些小破綻。也因為這樣導致了主角後來的面試,那種洗心革面的態度,完全讓人丈八摸不著頭腦。(這一段也是改編)
其實《何者》這套作品最核心在於最尾端的爆發點,但電影按照原著將前面的部分鋪墊得非常好,反而忽略了最需要用充分時間帶出的片段。相信這也讓不少人看完之後走出電影院:“靠我剛剛最後到底看的是什麼?好難懂喔。我只知道大家都在勾心鬥角的感覺。”(事實上這個勾心鬥角的感覺完全是電影的行銷宣傳所營造出來的)
arrow
arrow

    皓楠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